梅納反應原理



梅納反應是以法國化學家路易斯·卡米拉·梅納(Louis-Camille Maillard)命名,他在1912年將其稱為「非酶棕色化反應」,「梅納反應」的產物中,包含顏色的變黃變深變黑、香氣的產生、以及味道上的轉變。而後化學家約翰·霍奇(John E. Hodge),將這個反應正式命名為梅納反應,他於1953年出版了一篇論文,為梅納反應建立了一個反應機制。「梅納反應」又稱為美拉德反應。

梅納反應(Maillard reaction),是廣泛分布於食品工業的非酵素褐變反應,是食物中的還原糖(碳水化合物)與胺基酸/蛋白質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的一系列複雜反應,其結果是生成了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類黑精或稱擬黑素。除產生類黑精外,反應過程中還會產生成百上千個有不同氣味的中間體分子,包括還原酮、醛和及含NSO的雜環化合物(也是肉製品風味的主要來源),這些物質為食品提供了宜人可口的風味和誘人的色澤。


梅納反應機制大致分為初期、中期和末期3個階段,每個階段又可細分為若干反應。是一個複雜反應,包括許多交叉反應和分解反應,生成一系列芳香化合物,包括酮、醛、醇、呋喃及其衍生物、吡咯、吡啶、吡嗪、噻吩、噻唑、嗯唑、噫唑林、硫化物。


MaillardReactionTrad.svg

由 Choij - 自己的作品, 公有領域, 連結


•   (A):糖類與氨基化合物的縮合反應。 
•   (B):Amadori重排。 中間階段——產物無色至黃色,強烈吸收紫外光:
•   (C):糖類失水。 
•   (D):糖類裂解。 
•   (E):胺基酸降解(Strecker降解)。 最終階段——產物有很深的顏色: 
•   (F):羥醛縮合。 
•   (G):醛類與氨基化合物的縮合反應以及含氮雜環化合物的生成。 此外還有: 
•   (H),是最近發現的由N-糖基胺發生自由基裂解直接生成裂解產物的一條途徑。


第一階段是氨基化合物中的氨基的親核性氮原子對糖羰基碳的進攻,加成為一個羥基胺(N-糖基胺)。這一步是可逆的,生成的羥基胺也可以作為胺進攻另一分子糖,生成二糖基胺。研究顯示N-糖基胺在溫熱時可生成螢光的含氮化合物,該螢光含氮化合物又可很快與甘氨酸反應為類黑素,表明在N-糖基胺和類黑素很可能還有另一條捷徑。這便是圖中路線H的來歷。



AmadoriRearrangementTrad.svg
Choij - 自己的作品, 公有領域, 連結

第二階段是N-糖基胺在酸催化下異構為相應的1-氨基-1-脫氧-2-酮糖的Amadori重排反應,它是不可逆的,25 °C時便自發進行。機理中,糖基胺首先失水生成席夫鹼(Schiff鹼),即亞胺,然後氮被質子化,相鄰的碳被去質子化,經烯醇-酮互變異構得到Amadori重排產物。


Amadori重排產物可經如下幾條主要的路線進行反應:
pH小於或等於7時,利於1,2-烯醇化,經過1,2-烯胺醇、3-脫氧-1,2-二羰基化合物,最終生成5-羥甲基糠醛/糠醛和類黑素。
pH大於7且溫度較低時,利於2,3-烯醇化,生成2,3-烯二醇、1-甲基-2,3-二羰基化合物(脫氫還原酮)、乙醯基烯二醇(還原酮)。脫氫還原酮易使胺基酸發生脫羧、脫氨反應形成醛和α-氨基酮類,即Strecker降解反應。
pH大於7且溫度較高時,利於裂解,產生丙酮醇、丙酮醛和丁二酮等活性的中間體。


最終階段:此階段相當複雜,其歷程尚未完全清楚。大致是醛酮在胺催化下發生羥醛縮合反應生成不含氮的聚合物,以及醛類(尤其是α,β-不飽和醛)-胺類在低溫下很快聚合或共聚為高分子的含氮類黑素。脫氮聚合物也可以與胺類發生縮合、脫氫、重排、異構化等一系列反應生成類黑素。類黑素是棕黑色的固體,一般含氮34%,結構不明,且組成與原料和生成方式有很大關係。目前已知類黑素分子結構中含有不飽和的咪唑、吡咯、吡啶、吡嗪之類的雜環,以及一些完整的胺基酸殘基等。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影響梅納反應的環境與條件

常見食品與梅納反應